在整個創(chuàng)業(yè)歷程中,上市敲鐘無疑是最具儀式感的時刻,盡管納斯達克并不真的敲鐘。
草創(chuàng)時萬事倉皇;融資時重擔加身;上市雖然要面對資本市場這位厲害婆婆,好歹事情走到了一個關鍵節(jié)點。相當于一場游戲,已經滿級轉職。留下最關鍵的合影留念,從此便是新地圖和新玩法的星辰大海。
3月28日,BILIBILI登陸美國納斯達克,股票代碼“BILI”。B站向它忠實的用戶們全程直播了這一過程,精神股東們通過瘋狂刷屏的“干杯”彈幕共享狂歡時刻。
3月29日,愛奇藝登陸美國納斯達克,股票代碼“IQ”。大概考慮到自己的用戶是來看《奇葩大會》、《偶像練習生》的,愛奇藝并沒有直播上市過程,只是在自己的愛奇藝創(chuàng)新大廈與國內媒體連線。
連續(xù)兩夜,納斯達克迎來兩家中國流媒體公司。有趣的是,在各種社交平臺,硬糖君都看到“咋這時候跑美國去上市了”的說法。不盈利,怎么在有明確盈利要求的A股上市?但即便眼下不盈利,外界仍對兩家公司的未來充滿期待。
對于愛奇藝和B站的發(fā)展,硬糖君最關心的問題有兩個:
一個是他們如何把原本是露水情緣、流量生意的視頻網(wǎng)站和用戶的關系,變成社區(qū)黏性,甚至開始擁有自己的精神股東;二是他們將如何從“人數(shù)”變成“個體”的用戶身上賺錢。
B站的“無為而治”
兩家公司能在視頻網(wǎng)站的血戰(zhàn)中脫穎而出,和用戶建立情感連接密不可分。還是那句話,“寧愿有100個腦殘粉,也不要有100萬人覺得你的產品還行”。(Better to have a 100 people who love you than a million people who sort of like you.)
其中B站自不必說,二次元本身的小眾性,就極易形成社區(qū)聚攏效果。雖然大量文章在分析彈幕、UGC內容、準入門檻等對B站社區(qū)黏性的造就,但小眾群體本就是趨向于抱團取暖的。你看兔區(qū)、八組這類追星論壇,哪個是給用戶提供了什么方便體驗的?
“在人群中顯得有些奇怪的自己,終于找到了組織。原來這世界上,也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樣。”被B站帶到納斯達克一起敲鐘的UP主狗hank,在某屆BML上這樣說。也許也最適合用來描述B站用戶的心情。
B站主辦的二次元晚會BML
面對“現(xiàn)充”們的疏離感,在三次元世界的孤獨,唯有在B站才得治愈。才會發(fā)現(xiàn)竟有那么多“世界上的另一個我”,會為相同的吐槽會心一笑,能GET彼此全部梗和腦洞,而無需尷尬的冷場和解說。
盡管在此次上市中,更多的人將B站視為90后視頻網(wǎng)站或90后文化社區(qū)。但硬糖君其實更贊同B站董事長陳睿在上市前媒體連線中的說法——“B站并不是面向年齡段的產品,而是面向用戶類型的產品。”
在陳??磥?,B站用戶有四個特點:以互聯(lián)網(wǎng)為獲取內容的主要方式;以互聯(lián)網(wǎng)為教育、娛樂、消費的主要場景;以互聯(lián)網(wǎng)為自我表達和溝通的主要方式;有一個自己明確或者喜歡的興趣愛好。只要符合這四點,就是典型的B站用戶。只是具有這樣特點的,90后比重更大些。
招股書顯示,嗶哩嗶哩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到76.3分鐘,正式會員第十二個月的留存率超過79%,高時長和高留存作為兩大核心指標,體現(xiàn)出了嗶哩嗶哩社區(qū)的黏性。
但事實上,不管是B站的創(chuàng)立,還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的運營方式,都是被動、滯后和保守的。陳睿說自己“佛系”創(chuàng)業(yè)者,B站的運營方式,其實也是接近“無為而治”的。
B站只提供基礎設施,相當于物業(yè),并不會讓業(yè)主去做什么。而是當業(yè)主有了需求,再予以滿足。
而這種垂直社區(qū)保持高度用戶黏性的關鍵,就在于克服內心對增長的欲望。“做社區(qū)一定要謹慎,如履薄冰的感覺。我們開啟任何一個新內容,都是看用戶在這方面的需求是否強烈。開科技區(qū)、娛樂區(qū)、時尚區(qū)時,都是因為這些內容已經相對多了,才分化出來。”陳睿曾經這樣對硬糖君說。
愛奇藝的“情感轉移”
相較于B站天然具有的垂直社區(qū)優(yōu)勢,愛奇藝作為大眾視頻網(wǎng)站,則需要更多主動出擊,才能建立用戶對自己的品牌認知和情感連接。
平心而論,三家視頻巨頭中,背靠百度的愛奇藝,起步和財力方面,都是相對較弱的。這也決定了它需要用更加四兩撥千斤的方式,也因此成為了行業(yè)很多領域的開拓者。
愛奇藝在自制劇領域發(fā)力很早,拋開早年的《靈魂擺渡》不談,2015年的網(wǎng)劇《盜墓筆記》,可以說是國產網(wǎng)劇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大爆款。愛奇藝還借此將自己的付費會員業(yè)務推到臺前,同時也是三巨頭中最早提出這一業(yè)務模式的。自制網(wǎng)綜方面,愛奇藝的《奇葩說》到《中國有嘻哈》,也都是引領市場之作。
但是,盡管愛奇藝屢屢領風氣之先,但優(yōu)酷和騰訊視頻砸錢更是不眨眼,不管是自制還是付費會員都迅速崛起。面對同一個主流市場,三家很難形成真正的內容差異化。更多用戶還是跟著內容走,談不上對品牌的忠誠。
“要讓用戶為虛擬產品買單,必須與他們產生情感上的聯(lián)結。”愛奇藝CEO龔宇好幾年前就反復重申過這一觀點。
愛奇藝泡泡無疑是愛奇藝了解用戶、培育社區(qū)的最重要的產品。這個視頻社區(qū)由明星來了、話題討論、打榜、泡泡專訪、泡泡UP榜、泡泡月刊、明星應援等內容構成。
其實基本就是一個追星社區(qū)。但因為大多是基于愛奇藝內容的明星,較之微博具有更強的垂直性。同時常年的“打榜”活動,也吸引了粉絲積極參與。
比如去年《中國有嘻哈》播出期間,PG ONE和GAI發(fā)生沖突。PG one空降泡泡圈,在25分鐘內打破愛奇藝泡泡成立2周年以來蓋樓數(shù)最高紀錄。而現(xiàn)在,《偶像練習生》的粉絲表現(xiàn)也勢不可擋。
一個主流視頻平臺建立自己的用戶忠誠度并不容易,愛奇藝采用的策略就是把粉絲對明星的愛,轉換成粉絲對平臺的好感,逐步培養(yǎng)社區(qū)氛圍。
因此,愛奇藝在視頻三巨頭中,也是代言人策略最先行的。不管是2015年的黃渤、ab、楊洋,還是2016年借勢《老九門》推出的陳偉霆,或是2017年和《中國有嘻哈》互相成就的吳亦凡,愛奇藝和明星代言人的綁定感,無疑是最強的。
但追星模式的好處是短時間內就有極強的數(shù)據(jù)表現(xiàn),壞處是可能比二次元還難“出圈”,顯得非常“自娛自樂”。這點在靠娛樂圈觸底反彈的微博上,已經有不良反應。泡泡能否為愛奇藝成功俘獲大眾用戶的情感、認知,還需看下一步的擴大化運營。
變現(xiàn),還有什么新思路?
雖然互聯(lián)網(wǎng)信奉的是先聚集用戶,后面自然就能有錢。但聚集了一幫子用戶,卻沒法變現(xiàn)或變現(xiàn)乏力的公司也不在少數(shù)。好在,B站和愛奇藝雖然尚未盈利,現(xiàn)階段的收入情況都還不賴。
B站招股書披露后,不少人驚呼原來B站是一家“游戲公司”。
招股書顯示,正如我們早已知道的那樣,游戲是B站最主要的收入來源。2017年B站游戲業(yè)務收入為人民幣20.58億元,占總收入的83.4%;直播和增值服務1.76億元,占7.1%;廣告占1.59億元,占6.5%;其它來源0.75億元,占3.0%.
《崩壞學園》系列的成功聯(lián)運,讓B站初嘗甜頭,也讓業(yè)內外注意到這個最佳二次元垂直游戲渠道。到了2016年9月的《Fate/Grand Order》,B站索性甩開膀子自己干,自己代理的日本游戲。事實上,B站營收大幅度增長,游戲收入相比2016年增長超5倍,很大程度正是得益于《Fate/Grand Order》的火爆。
游戲讓B站“暴發(fā)”,但外界對于B站商業(yè)化的擔心,也正緣于此??恳豢罨騼煽钣螒蛑蔚氖杖?,該如何面對游戲壽命問題,能否成功找到下一個游戲爆款?
說起來,較之一般游戲研發(fā)公司,B站的處境還是要好些的。畢竟他賣的是自己的優(yōu)質流量,波動性沒那么大。就像微信平臺,搞個什么游戲上去,都能“穿上龍袍就像太子”。
而在陳??磥?,游戲只是B站現(xiàn)階段發(fā)現(xiàn)到的一個商業(yè)化模式,B站的商業(yè)化思路,都是基于用戶需求的。“如果我們的用戶喜歡游戲,我們就推薦游戲;如果用戶喜歡看直播,我們就推薦直播;如果用戶喜歡買動漫周邊,我們就推薦周邊;如果用戶喜歡看秀,我就會推薦各種演唱會。”
不過,短時間內,游戲肯定仍是B站用戶最普遍、最肯花錢的娛樂。B站的“命懸于一FGO”,仍難免令投資者擔心。雖然精神股東每天都喊著要為信仰充值,但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才是支撐股價的根本。B站在直播和動漫產業(yè)鏈的布局,或許更能被資本市場理解。
相較于B站,愛奇藝的盈利模式更為清晰、完整,目前已經看到明顯效果的是廣告收入和付費會員。
招股書顯示,截止2017年12月31日,愛奇藝的付費會員數(shù)為5080萬,這項業(yè)務給愛奇藝帶來的收入為65.36億元人民幣,在整體收入結構占37.6%.
在上市前刻的連線采訪中,愛奇藝CEO龔宇再次分享了愛奇藝的收入結構:其中品牌廣告對標傳統(tǒng)電視廣告;付費會員對標NETFLIX;值得注意的是,龔宇特意提到了愛奇藝的第三個驅動力:信息流廣告。
所謂信息流廣告,是指出現(xiàn)在社交媒體平臺用戶好友動態(tài)中的廣告。主要是夾雜在用戶想要閱讀的信息之中,能根據(jù)社交群體屬性對用戶的喜好和特點進行智能推廣。今日頭條在新聞中夾雜的,就是典型的信息流廣告。
在2017 年百度內部的新年演講中,百度CEO李彥宏就曾強調:信息流是百度未來的增長點。
擁有淡季4500萬DAU、旺季超過6000萬DAU的愛奇藝泡泡,無疑是愛奇藝信息流廣告的重要基礎。但信息流廣告能否真正成為愛奇藝收入的第三極,還要看愛奇藝的一系列內容外的附加服務,能否多留用戶一會,多了解用戶一點。
B站和愛奇藝的商業(yè)模式和盈利模式其實已經跑通。無論是靠信仰充值的主動付費,還是看廣告的被動貢獻,都衷心祝福。畢竟,在短短幾年時間內,它們都深刻改變了我們的娛樂生活,并將繼續(xù)陪伴我們,吃下明天的外賣。